崔天凯部长助理在第12次东北亚环境合作高官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07-04-05 00:00

  各位代表、各位同事: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祝贺第12次东北亚环境合作高官会在北京举行,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出席会议,感谢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国际组织多年来对东北亚环境合作的支持。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先后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等重要文件,显示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决心,为国际环境合作作出了规划。当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国际和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破坏、气候变暖、工业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远未解决。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各位代表,

  东北亚六国高度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环发大会在东北亚地区的后续行动,六国创立了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成立14年来,机制坚持务实和循序渐进原则,取得了积极成果。机制积极倡导绿色增长等理念,得到了亚太环发部长会议的认可和支持,丰富和发展了国际环境治理理论。机制还开展了务实合作,降低火电厂污染、防治沙尘暴、提高生态效率等合作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使本区域国家切实从中受益。机制还举办了人员培训和研讨交流,增强了本地区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能力。14年来,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为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

  展望未来,我们应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东北亚环境合作不断向前发展,造福本地区各国人民。在此,我愿提出三点建议:

  一、发挥优势,深化合作。十几年来,机制突出自身特色,坚持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等原则,在促进东北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应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六国共同关心且能给人民均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领域深化合作。同时,东北亚环境合作是全球环发合作的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合作的原则和目标,为全球环发合作做出应有贡献。

  二、拓宽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自成立以来,机制的资金主要来自各成员国的自愿捐款和有关金融机构的项目资助。2001年,核心基金的建立使机制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2005至2006财年,基金总额达到77万美元。我们还应继续拓宽筹资渠道,特别是争取域外国家和全球环境基金等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寻求其他的创新筹资方式,为基金争取更多支持。中方重视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的作用,今年将继续捐款5万美元。

  三、突出重点,落实项目。自成立以来,机制先后开展了清洁燃煤技术、生物多样性管理等合作项目,受到各成员国的欢迎。本次高官会将审议降低火电厂污染、防治沙尘暴等项目的进展,讨论发起“生态效率伙伴关系”倡议,并将听取中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关情况,探讨如何在本地区按照这一思路开展具体项目,可以说内容十分丰富。中方赞成开展有关合作项目,也希望机制能将这些项目落到实处,为促进本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历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古代哲学家曾提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其中就包含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多项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并积极履行条约义务。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1.8%。我们相信,中国的事情做好了,本身就是对世界环发事业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成功,祝各位在北京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