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警钟响起的地方
--劳动新闻代表团访华纪行(一)
2009-06-08 17:02

  周日,我们劳动新闻代表团满怀友谊之情抵达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人民日报社外事局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我们即将访问的第一站是东北的著名城市—沈阳。沈阳位于辽河支流浑河的北岸,是辽宁省政府所在地。与我们同行的中国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近现代史上发生在沈阳的悲剧和如今沈阳不断发展的新面貌。这位同志的家乡就在沈阳。他说能给朝鲜同志介绍自己的家乡感到十分激动。他自豪地介绍道,沈阳市人口700万,作为中国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透过飞机窗户向外望去,沈阳的景色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共辽宁省委的干部和人民日报社辽宁省分社社长早已在沈阳机场等候我们的到来。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繁华前来迎接我们,他对朝鲜党报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我们从他真诚的话语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我们进入沈阳市区看到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住宅楼建设景象。人民日报社辽宁省分社社长郑少忠向代表团介绍说,与机关办公楼和公共建筑物相比,省里更加重视优先建设居民住宅,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

  抵达沈阳后,我们首先参观了9.18历史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揭露了上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在9.18事件前后发动侵华战争的卑劣行径,介绍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情况。这里展出了4千余件遗物及3千多份照片资料。日本为寻找侵略东北的借口,在沈阳北部地区炸毁铁路,还刺杀张作霖,拉开了侵华的序幕。这个博物馆通过半景画和全景沙盘真实再现了当时9.18事件的全过程,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狡猾、可耻和侵略的本性。日本制造9.18事件,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到处进行野蛮屠杀和大肆掠夺。博物馆的众多雕塑展现了当时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人民时使用的各种工具、细菌部队的人体试验和强迫中国人在煤矿进行奴隶式劳动的悲惨场面。这些雕塑在充分展现日本侵略者野蛮和残忍本性的同时,也让这段发生在沈阳的血腥历史铭刻在每个参观者的心中。

  博物馆外墙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的亲笔题词“勿忘9.18”,博物馆前树立着刻有1931年9月18日字样日历形状的花岗岩石碑,让人不禁陷入沉思。9.18事件已经过去78年了,而这个日历仍停留在那一天。博物馆的解说员向大家介绍道,树立这个石碑就是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当年犯下的罪行,让中国人民永远不要忘记血的教训。如今,每年的9月18日,辽宁省和沈阳市人民都会来到这里敲响石碑前的警钟,让充满血腥的9.18铭记在心。这天敲响的警钟不仅是让后代不要忘记过去,更是前辈们的殷切嘱托:不要忘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能有新中国的诞生,才能有今天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6个分馆,看到了抗日烈士在山洞里入党宣誓的场景,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如何被选为中国国歌的故事,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那警钟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平均每天有3000多名青少年和市民来这里参观,聆听那无言的嘱托。想到这里,我们愈发体会到这座博物馆所蕴含的重大意义。

  我们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清代故宫,感受到沈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八柱木建筑、各式各样的陶瓷和玉石工艺品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创造才能。

  我们对沈阳的印象不只是这些历史遗迹。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长张江对代表团说:“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绩就证明了这一点。今后中国人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定会拥护共产党的政策,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沈阳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代表团一行参观了辽宁省国有企业—华晨汽车集团。这里的入口处墙上“自主、自立、自强”的标语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华晨汽车集团生产小型汽车、轿车和货车等4大类车型,是中国国内有名的汽车生产企业。我们在工厂职工的介绍下参观了汽车装配流水线。熟练进行汽车组装的工人们表现出他们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喜爱和劳动的愉悦之情。这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着50多年历史的华晨汽车集团从90年代开始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能力。我们看到,车间的电子显示板上显示出当天的生产目标和生产情况。车间另一端完成组装的汽车正在接受相关技术检测准备出厂。华晨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秦力翘起大拇指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华晨汽车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其中国内销售量居行业首位。”我们祝愿他们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取得更大成就。

  浑河碧波荡漾,流淌不息,给沈阳景色增添了独特魅力。河两岸的科学院分院、电影院、工业展览馆、奥运会体育场和沈阳医科大学等建筑展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很好的烘托出这座工业城市的现代化面貌。

  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沈阳的面貌今后将更加焕然一新。

 

  劳动新闻社记者 崔哲顺

     (6月3日《劳动新闻》第六版)